今天是
|
 |
歡迎訪問中國教育網新版 |
民盟建議政府補貼進不了公辦園的適齡兒(圖)
|
來源:臺海網(廈門) 作者:海峽導報記者 黃智敏 2010-10-25 11:24:00 |
|
臺海網10月25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黃智敏 通訊員 詹永智/文 張向陽/圖) 因為公辦幼兒園不足,許多家長不得不讓孩子就讀民辦園,但如今廈門一家比較好的民辦園,每學期收費高達5000-8000元,比一般大學學費還高。
在日前舉行的民盟廈門市基礎教育研討會上,民盟廈門市委文化支部建議,政府可對就讀民辦合格(及以上標準)幼兒園的本市戶籍幼兒給予財政補貼。
57726適齡幼兒進不了公辦園
根據廈門市教育局統計數字,截至2009年,廈門全市有注冊幼兒園544所,其中公辦幼兒園68所,僅占全市幼兒園總數的12.5%;省、市級優質幼兒園44所,僅占全市幼兒園總數的8.09%。目前,在公辦園就讀的幼兒21190人,占在園幼兒總數的26.85%,這意味著全市還有近3/4、人數達57726人的適齡幼兒無法入讀價格適當、質量有保障的公辦園。
在此背景下,許多家長不得不把孩子送進民辦幼兒園,但民辦園的收費不屬于政府指導價,沒有統一的價格標準,也沒有上限。
民辦園收費是公辦園的四五倍
民盟文化支部調研發現,目前,辦學比較規范、市場認同度較高的幼兒園,收費標準高達每學期5000-8000元(尚不包括伙食費、車費等),是公辦園收費標準的4-5倍,甚至比一般大學的收費標準還高,存在著“入民辦園貴”的問題。這就使得一些家庭尤其是經濟困難家庭,在上不了公辦園、上不起民辦合格園的情況下,不得不讓幼兒就讀價格雖低廉、質量卻低劣的不合格園或“黑園”。
分級收費機制規范民辦園收費
如何解決幼兒教育突出的供需矛盾?民盟文化支部也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。首先是進一步加大投入,盡快實現省里制定的公辦幼兒園建設目標。要根據省政府“對縣督導”要求,在2012年前實現城區每個街道辦事處轄區范圍內至少有家公辦幼兒園,農村每個鎮至少有1家公辦中心幼兒園、每個行政村有1家幼兒園的目標任務。
如何解決民辦園學費過高問題?民盟文化支部認為,首先應逐步建立質價統一的民辦園分級收費機制,規范民辦園高收費行為;其次,對就讀民辦合格(及以上標準)幼兒園的本市戶籍幼兒,給予財政補貼,標準相當于所在區公辦園的生均費用,減輕入園負擔。
|
|
■相關鏈接
|
 |
|
|
|
|
 |
熱門推薦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