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堅強點!勇敢點!必要的時候就忘掉自己是個女的”,在近日校內網首頁的“夢想合伙人”專題活動中,一位女生寫下的彪悍勵志宣言受到上萬名同學們的擁戴。這是由華為終端聯合人人網,一起為大學生搭建的微夢想平臺。在“夢想合伙人”活動中,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聚在這里分享夢想,真摯地為彼此加油。短短幾十個字的微夢想寫滿了當代90后的青春正能量。
據悉,本次 “夢想合作人”活動將持續到9月9日,目前已得到來自包括港澳臺甚至韓國、美國、加拿大共計2370所大學的在校生參與。從學校排名來看,重點類院校的參與度相對較高,其中國內最大學府北大、清華的參與人數占據所有學校前十名行列。
踏進社會前勇敢一次

在“上傳微夢想”板塊中,最重要的一個設置便是邀請自己好友“合伙”。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大二的于曉冉,暑假期間看到同校大三學姐在夢想公約寫下的的夢想宣言:“去西藏,這個暑假就出發。因為有些事現在不做,就永遠不會做了。”簡單的26個字,得到800多位同學的“合伙”支持,也讓曉冉擱置已久的激情重新點燃了。曉冉立即聯系了學姐,跟其他幾位“合伙人”一起搭伴去西藏。2012年上海財經大學陳宇欣的單身北歐漫行記《我就是想停下來,看看這個世界》曾在人人網上瘋狂轉載,但長長的留言下面,多是羨慕和無奈。曉冉表示,同學們中把“旅游”掛在嘴邊的多得是,但擁有為夢想埋單的勇氣,非常難,一個小狀況就容易把自己擊垮。而更多時候,一兩個志同道合的陪伴,卻能讓你勇敢走下去。
“我多么后悔大學時候沒能完成自己畢業旅行的夢想。現在把出租的小屋搬空、辭掉工作放棄基本成型的事業,太難太難了。青春,本身就是擁有夢想最大的資格。”畢業后的前輩們箴言,也出現在“夢想合伙人”平臺。有人說,大學是最后一次做回自己的時刻。當走入社會,承擔起柴米油鹽、上司客戶的壓力,“夢想”兩字會變得格外骨感。但大學時期,每一個成冬青都有機會,在這個海量的夢想平臺,找到自己的孟曉駿、王陽,成就電影《中國合伙人》的起點。
以行踐言,讓夢想可能

當然,除了旅行,更多人的夢想來自現實追求,如“為老媽買一臺制氧機,媽媽有氣管炎,讓她多多吸氧,健健康康!”、“進入全國500強工作”,也有對自己的勉勵,如“徹底根治那些該死的拖延癥,抑郁癥,還有輕度焦慮癥”、“變得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再冷靜一些”……
今年,所有就業相關數據都顯示,2013屆畢業生迎來了“最難就業季”,使得本就壓力重重的在校生們心里又籠罩上了一層陰影。正如華為夢想微電影短片《這個冬天不太冷》描述的那樣,一般大學生在踏入社會后要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迷茫,才能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。但相信,這些天之驕子都會扛過無休止的加班、租房經濟壓力,重新在工作中找回自身價值。作為本次“夢想合伙人”的發起者,一向低調的華為除了提供學院氣質的“麥芒A199”和G700手機作為獎品外,還為學子們提供了一份實實在在的大禮——華為終端實習的機會,用切實行動支持他們追求夢想的美好愿望。
“大學時期的夢想,可能是青春最后一次悸動、最后一次瘋狂。一旦走出校園失去學生身份的庇佑,這群孩子就不得不現實起來,為生計奔波。”華為終端本次“夢想合伙人”活動策劃人表示,這次活動的立意,就是希望他們能放下壓力,單純地找回自己內心最渴望的激情。因為這份夢想,很有可能就是點亮畢業后生活的發光源。 |